Cell:糖代謝中隱藏的“不老泉”
我們的壽命不僅取決于我們的生活方式,而且更取決于我們的遺傳物質。其中胰島素受體調控的遺傳程序起著重要作用。近日,德國科隆和波恩大學研究團隊發(fā)現(xiàn)了蛋白質聚集如何影響這一遺傳過程,從而觸發(fā)機體衰老。相關文章則發(fā)表在4月21日的Cell雜志上。
胰島素受體是預期壽命制動器
在我們進化的早期階段,糖類的攝入與壽命長短密切相關,而在糖與壽命的關系之中,胰島素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。通過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,胰島素可以對血糖水平起到快速有效的調控,但同一時間很多和生存相關的過程將被關閉。在食物供應充足的時候,這對機體沒必要,盡管這樣做在長時間段上來看是減少預期壽命的。胰島素受體就像是預期壽命的制動器,胰島素受體失活的實驗動物實際上比正常實驗動物活得更久。
但是胰島素受體通常又是以何種方式保留在我們的細胞和組織中呢?科隆和波恩大學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則著重回答了這個根本問題。
CHIP蛋白的抗衰老作用
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一種稱為CHIP的蛋白質(一種泛素連接酶)在此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它的行為就像是細胞表面胰島素受體循環(huán)更新的幫手,通過泛素化促進胰島素受體的降解,將胰島素受體轉移至細胞內進行分解與循環(huán)更新。機體預期壽命的制動器——胰島素受體就這樣不再制動而被“松開”,CHIP也就起了抗衰老功能。
文章的主要作者,科隆大學教授Thorsten Hoppe解釋說:“CHIP蛋白在線蟲,果蠅以及人類的細胞中都能發(fā)揮類似的功能,這種蛋白越來越多地激發(fā)著我們的研究興趣。”
CHIP蛋白不足導致過早老化
研究的最初結果十分令人驚訝,CHIP還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行使其功能。具體來說,CHIP還會促進錯誤折疊和結構損壞蛋白質的降解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蛋白錯誤折疊大量積累的情況下會導致老年癡呆與肌肉無力。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當細胞內CHIP蛋白嚴重不足時,在線蟲和人類細胞中同樣會引起類似的退行性疾病,同時胰島素受體的更新就會受到抑制,進而引起細胞過早老化。
不老泉的夢想真的能夠實現(xiàn)嗎?該文章的另一通訊作者,來自波恩大學的研究者Jorg Hohfeld說道:“事實上,并沒有那么簡單”。當CHIP數(shù)量過多的時候,正常的蛋白質也會被迫回收,進而導致機體的穩(wěn)態(tài)遭到破壞。不過,研究者們已經(jīng)在尋找利用CHIP降解胰島素受體的方法,希望可以應用到臨床治療方面。
文章內容轉自生物探索
- 上一篇:Nature子刊:首個小鼠全身各器官轉錄因子蛋白質組圖譜 2017/4/27
- 下一篇:CRISPR篩選發(fā)現(xiàn)非編碼DNA的調控功能 2017/4/11